田丽丽

田丽丽
  • 姓名:田丽丽
  • 学历:博 士(博士后)
  • 职称:教 授 (博士生导师)
  • 职务:应用心理学系主任; 华南师范大学妇女研究中心主任
  • 研究方向:人格与社会心理;幸福心理;女性心理;职业健康心理
  • 联系电话:020-85216510
  • 电子邮箱:paipaishu@163.com
  • 通讯地址:广东省 广州市 石牌 365娱乐平台(510631)
  • 个人主页:

   

心理学博士(博士后),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曾公派留学于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现担任365娱乐平台应用心理学系主任。

学术研究: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研究兴趣涉及积极心理学(幸福心理、学生学校幸福感)、女性(两性)心理、职业健康心理、学生心理、人力资源和管理心理等。曾主持国家级课题2项和省、市级课题多项,在国内外心理专业期刊发表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署名学术论文70余篇。曾受世界银行“年轻学者支持计划”资助。

学术兼职:华南师范大学妇女研究中心主任、广州市妇女研究会副会长、广州市家庭教育研究促进会理事、广东省妇女研究会理事会理事、广东省人力资源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心理学会社会心理学分会理事、中国妇女研究会理事。

社会兼职:广州市法律援助处心理咨询专家、广州市妇女儿童工作智库专家、广州市海珠区妇女儿童社会服务智库专家。

社会服务:长期担任公务员培训、企业经理人培训、MBA课程培训、管理干部培训、教师培训、企事业单位员工培训、警察培训、检察官培训、法官培训、律师培训、培训者培训、学生及家长培训的主讲教授,培训内容涉及情绪和压力管理、幸福心理、女性心理、两性关系、学生心理、管理心理、营销心理、人际沟通、职业心理健康等。

主要获奖:荣获第三届中国妇女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08年度广州市“抗震救灾”三八红旗手称号、2016年度广东省总工会授予“南粤建功立业女能手”荣誉称号,2017年荣获华南师范大学“2015-2016学年优秀教师”。

  学习经历

2013.01— 2014.01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公派留学(访问学者)

2004.09— 2006.09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博士后

2001.09 —2004.06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

1998.09 —2001.06    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硕士

1994.09 —1998.06    河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士

 

  工作经历

2010.12 —现在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

2005.12 —2010.11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

2004.09 —2005.11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讲师

 

       学术兼职

l  华南师范大学妇女研究中心主任

l  广州市妇女研究会副会长

l  广州市家庭教育研究促进会理事

l  广东省妇女研究会理事会理事

l  广东省人力资源研究会常务理事

l  中国心理学会社会心理学分会理事

l  中国妇女研究会理事

 

      社会服务

l  广州市法律援助处心理咨询专家

l  广州市妇女儿童工作智库专家

l  广州市海珠区妇女儿童社会服务智库专家



文论文(@为通讯作者)

1.    Lili Tian, Huihui Chen, Lejie Zhu, Dahua Tang, E. Scott Huebner, Ying Yang, Huijing Yang. (2017). Crossover of weekly work engagement among dual-working couples.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Psychology, 32, 441-453. doi: 10.1007/s10869-016-9451-z (Published online) [SSCI]

2.    Lili Tian, Ying Yang, Huijing Yang, E. Scott Huebner. (2017). Prevalence of suicidal ideation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positive affect in working women: A day reconstruction study.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8, 1-11. doi: https://doi.org/10.3389/fpsyg.2017.00285  [SSCI]

3.    Lili Tian, Tingting Yu, E. Scott Huebner (2017). Achievement goal orientations and adolescents’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school: The mediating roles of academic social comparison directions.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8, 1-11. doi: 10.3389/fpsyg.2017.00037  [SSCI]

4.   Lili Tian, Li Zhang, E Scott Huebner, Xiaoting Zheng, Wang Liu. (2016). The longitudi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school belonging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school among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Applied Research in Quality of Life, 11, 1269-1285. doi: 10.1007/s11482-015-9436-5 [SSCI]

5.    Lili Tian, Luyang Pi, E. Scott Huebner, Minmin Du. (2016). Gratitude and adolescents’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school: The multiple mediating roles of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satisfaction at school.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7, 1-8. doi: 10.3389/fpsyg.2016.01409  [SSCI]

6.    Lili Tian, Qinqin Tian, E Scott Huebner. (2016). School-related social support and adolescents’ school-related subjective well-being: The mediating role of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satisfaction at school.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128(1),105-129. doi10.1007/s11205-015-1021-7 [SSCI]

7.    Wang Liu, Jie Mei, Lili Tian@, E. Scott Huebner. (2016). Age and gender differences in the relation between school-related social support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school among students.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125(3), 1065-1083. doi:10.1007/s11205-015-0873-1 [SSCI]

8.    Lili Tian, Shuya Chu, E Scott Huebner. (2016). The Chain of relationships among gratitude, prosocial behavior and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school satisfaction: The role of school affect. Child Indicators Research, 9, 515-532. doi: 10.1007/s12187-015-9318-2   [SSCI]

9.    Lili Tian, Jie Zhao, E Scott Huebner. (2015). School-related social support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school among adolescents: The roles of self-system factors. Journal of Adolescence, 45(8), 138-148. doi: 10.1016/j.adolescence.2015.09.003 [SSCI]

10.    Lili Tian, Jiayin Zhang, E. Scott Huebner. (2015). Preliminary validation of the Brief Multidimensional Students' Life Satisfaction Scale (BMSLSS) among Chinese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Child Indicators Research, 8(4), 907-923. doi: 10.1007/s12187-014-9295-x [SSCI]

11.    Lili Tian, Dushen Wang, E Scott Huebner. (2015).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Brief Adolescents’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School Scale (BASWBSS).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120(2), 615-634. doi: 10.1007/s11205-014-0603-0 [SSCI]

12.    Lili Tian, Minmin Du, E Scott Huebner. (2015). The Effect of gratitude on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schools: The mediating role of prosocial behavior.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122(3), 887-904. doi: 10.1007/s11205-014-0712-9  [SSCI]

13.    Wang Liu, Lili Tian@, E Scott Huebner, Xiaoting Zheng, & Zhaorong Li. (2015). Preliminary development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School Scale.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120(3), 917-937. doi: 10.1007/s11205-014-0614-x [SSCI]

14.    Lili Tian, Huan Chen, & E Scott Huebner. (2014). The longitudin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satisfaction at school and school-related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adolescents.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119(1), 353-372. doi: 10.1007/s11205-013-0495-4  [SSCI]

15.    Lili Tian, Mengmeng Han, & E Scott Huebner. (2014). Preliminary development of the Adolescent Students'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at School Scale. Journal of Adolescence, 37(3), 257-267. doi:10.1016/j.adolescence.2014.01.005 [SSCI]

16.    Wang Liu, Lili Tian@, & Xiaoting Zheng. (2013). Applications of positive psychology to schools inChina. NASP Communique, 42(1), 6-8

17.    Lili Tian, Benrong Liu, Siyuan Huang, & E Scott Huebner. (2013).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nd school well-being among Chinese early and middle adolescents: The mediationalrole of self-esteem.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113(3), 991-1008. doi:10.1007/s11205-012-0123-8 [SSCI]

18.    Lili Tian, Wang Liu, Rich Gilman. Explicit and implicit school satisfaction. (2010).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38(10), 1345-1354. doi:10.2224/sbp.2010.38.10.1345 [SSCI]

19.    Huadong Yang, Lili Tian, Jacomijn Hofstra, Qing Wang. (2010). Urban residents’ subtle prejudice towards rural-to-urban migrants inChina: The role of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adaptation styles. Journal of Community and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20(3), 202-216. doi: 10.1002/casp.1033 [SSCI]

20.    Lili Tian, Rich Gilman. (2009). School satisfaction among Chinese mainland adolescents.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37(8), 1095-1100. doi:10.2224/sbp.2009.37.8.1095 [SSCI]

21.    Rich Gilman, E. Scott Huebner, Lili Tian, Nansook Park, Jenny O’Byrne, Miriam Schiff, Dina Sverko, Heather Langknecht. (2008). Cross-national adolescent multidimensional life satisfaction reports: Analyses of mean scores and response style differences.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37(2), 142-154. doi:10.1007/s10964-007-9172-8 [SSCI]


 中文论文(@为通讯作者)

1.    刘旺,田丽丽. (2015) . 5~6岁幼儿自我概念图片量表的编制. 学前教育研究143-52 [CSSCI]

2.    刘旺,田丽丽,谈继红. (2014). 累积情境风险与职业女性自杀意念的关系:有中介的调节模型. 心理与行为研究12(6)824-830 [CSSCI]

3.    刘旺,田丽丽,刘本荣. 特质愤怒与职业女性自杀意念的关系:抑郁的中介作用中国特殊教育148-52 [CSSCI]

4.    刘旺,田丽丽,陆红. (2014). 职业女性反刍思维与自杀意念的关系:希望的调节作用.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2(1)119-122 [CSSCI]

5.    田丽丽,周文静. (2013). 职业女性自杀态度与自杀意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妇女研究论丛,628-33 [CSSCI]

6.    刘旺,田丽丽. (2013). 反刍思维与自杀意念关系研究进展. 中国公共卫生29(11)1710-1712 [CSCD]

7.    田丽丽,陈静波,郑婷婷. (2013). 高校女教师职业仪表的特征及其整饰的影响因素.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107(1)27-32

8.    刘旺,田丽丽,陆红. (2013). 反刍思维反应量表在中国职业女性群体的初步运用.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1(1)42-44 [CSSCI]

9.    刘旺,田丽丽,周文静,陆红. (2012). 职业女性反刍思维与自杀意念的关系:注意偏向的中介作用. 中国特殊教育1157-64 [CSSCI]

10.    袁艳萍,田丽丽,谈继红,马孟阳,汤达华. (2012). 职业女性工作家庭冲突与自杀意念:伴侣支持的调节作用.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6(12)949-954 [CSSCI]

11.    陆红,田丽丽,马孟阳. 自杀意念评估工具概述. (2012). 中国特殊教育681-86 [CSSCI]

12.    吴小绒,毛羽丰,田丽丽,白丽昇. (2011). 不同年龄层中国人群体对念表征差异的研究. 韶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32(4)78-84

13.    田丽丽,梁倩茗,周文静,王瑶. (2011). 高中生情绪调节困难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学校幸福感的中介作用. 中国特殊教育357-61 [CSSCI]

14.    陈静波,田丽丽,谈继红,赵航. (2011). 迭代多重加工模型及其对内隐态度的解释. 中国特殊教育187-92 [CSSCI]

15.    田丽丽,黄思远,金盛华,韩春伟,孙丽. (2011). 经验合作教学对教师课堂教学影响的实验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27(1)83-89 [CSSCI]

16.    田丽丽. (2010). 高中生学校生活中的情感体验:基于日重现法的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26(5)473-481 [CSSCI]

17.    田丽丽,冯建新. (2010). 中学教师备课状况评价问卷的初步编制. 中国特殊教育, 392-96 [CSSCI]

18.    田丽丽,张权权等. (2009). 个体智力与人格的差异:进化遗传学的视角. 心理发展与教育25(2)121-125(该文被《人大复印资料》2009年全文转载)[CSSCI]

19.    田丽丽. (2008). 青少年学校幸福感量表的编制. 心理发展与教育24(3)100-106 [CSSCI]

20.    田丽丽,金盛华. (2008). 经验合作教学对教师教学准备影响的实验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24(4)68-74 [CSSCI]

21.    田丽丽,张权权. (2008). 中学生学校幸福感特点. 中国特殊教育862-96 [CSSCI]

22.    田丽丽. (2007). 青少年学校满意度发展特点及其对学校归属感的预测. 心理学探新27(4)48-53 [CSSCI]

23.    刘旺,田丽丽. (2007). 城市中学教师的工作家庭冲突现状. 中国特殊教育965-68 [CSSCI]

24.    田丽丽,刘旺. (2007). 青少年学校幸福感及其与能力自我知觉、人格的关系. 心理发展与教育23(3)44-49 [CSSCI]

25.    田丽丽. (2007). 维吾尔族中学生多维生活满意度现状.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1(7)443-446 [CSSCI]

26.    田丽丽,郑雪. (2007). 中学生五种人格因素与多维生活满意度的关系.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1(3)165-168 [CSSCI]

27.    田丽丽,刘旺,石孟磊. (2007). 初中生心理应激及其与一般生活满意度的关系. 中国特殊教育286-90 [CSSCI]

28.    田丽丽,郑雪. (2006). 中学生学校生活质量特点研究. 中国特殊教育, 682-87 [CSSCI]

29.    田丽丽,范丽恒,郑雪. (2006). 听障中学生与普通中学生幸福感的比较研究. 中国特殊教育524-27 [CSSCI]

30.    田丽丽,金盛华. (2006). 经验合作教学:校本教师培训的新思路. 教师教育研究18(3)23-27 [CSSCI]

31.    刘旺,田丽丽. (2006). 初中生学校生活质量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 中国临床康复10(2)65-67  [CSSCI]

32.    田丽丽,郑雪,刘海涛. (2005). 风险知觉研究的历史回顾与展望. 心理与行为研究3(4)310-313 [CSSCI]

33.    刘旺,田丽丽. (2005). 小学生生活满意度现状研究. 上海教育科研1142-44 [CSSCI]

34.    刘旺,田丽丽Rich Gilman. (2005). 中美两国中学生生活满意度的跨文化研究.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5)319-321 [CSSCI]

35.    田丽丽,刘旺,Rich Gilman. (2005). 中学生生活满意度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应用心理学11(1)21-26(该文被《人大复印资料》2005年第7期全文转载)[CSSCI]

36.    田丽丽,金盛华. (2005). 中学生精神信仰及其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 心理学探新, 25(3)46-49 [CSSCI]

37.    田丽丽,金盛华. (2005). 初中生精神信仰现状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21(2)87-91(该文Spiritual Belief Among Chines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被《中国高等教育文摘·海外版》Frontiers of Education in China· Selected Publications from Chinese UniversitiesFEC·SPCU全文收录2006, 1(2): 328-337)[CSSCI]

38.    田丽丽,刘旺. (2005). 多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中文版的初步测试报告.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5)301-303 [CSSCI]

39.    田丽丽. (2005). 初中生学校压力现状的调查研究. 上海教育科研, 243-45 [CSSCI]

40.    田丽丽.  (2005). 教师教学促进研究综述. 上海教育科研514-17 [CSSCI]

41.    田丽丽,金盛华. 2005. 国外教师合作概况. 集美大学学报(6)2: 44-48

42.    金盛华,田丽丽. (2003). 中学生价值观、自我概念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19(2)57-63 [CSSCI]

43.    田丽丽,金盛华. (2003). 中学生生活满意感现状研究. 上海教育科研34-7 [CSSCI]

44.    田丽丽,金盛华. (2003). 中学生生活满意感调查.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7(10)686 [CSSCI]

45.    田丽丽,刘旺,Rich Gilman. (2003). 国外青少年生活满意度研究概况.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7(12)814-816 [CSSCI]

46.    金盛华,王怀堂,田丽丽,史清敏,刘蓓,李慧,孙娜. (2003). 当代农民价值取向现状的调查研究. 应用心理学9(3)20-25 [CSSCI]

47.    金盛华,孙娜,史清敏,田丽丽. (2003). 当代中学生价值取向现状的调查研究. 心理学探新23(2)30-34 [CSSCI]

48.    田丽丽,金盛华. (2002). 国内教师心理健康研究述评. 上海教育科研932-34 [CSSCI]


1. Lili Tian, Zhaorong Li, Huan Chen, Mengmeng Han, Dushen Wang, Siyuan Huang, Xiaoting Zheng. Applications of positive psychology to schools in China. In Mike Furlong, Rich Gilman, E. Scott Huebner (Eds.), 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 (second edition). Taylor and Francis2013

2. 田丽丽(主编),黄喜珊(副主编).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广州:广东省语言音像电子出版社. 200911

3. Huadong Yang, Lili Tian, Jan Pieter van Oudenhoven. The impact of adult attachment styles on urban public attitudes towards adaptation strategies of rural-to-urban migrants in China. In C. H. Leong & J. Berry (Eds.),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in Asia: Migration and work effectiveness (pp. 241-269). Singapore: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2009

4. 吴发科(主编),罗品超,田丽丽(副主编). 心理健康主题教学. 广州:广东省语言音像电子出版社. 20084


  主持科研项目:

1.        广州市法律援助受援人心理健康:现状、影响因素及其与法援质量的关系(2017GZ YB112) . 2017年度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三五”规划课题. 2017.5~2018.11[在研]

2.        学生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心理机制及培养研究 (16JJD190002).  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2016.11~2020.12 [在研]

3.        城市农民工子女学校幸福感的追踪研究(GDCXL01),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项目。2015.9~2018.8[在研]

4.        中国当代职业女性自杀问题研究(10CSH01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0.7~2014.4 [已结项]

5.        青少年学校幸福感研究(EBA070226),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2007.10~2010.3 [已结项]

6.        当代流动儿童的身份认同及对其社会适应的影响(11JDXM19001),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2011.6~2012.6 [已结项]

7.        广州市流动儿童的身份认同:现状、影响因素及对其心理发展的影响(11Y24),2011年度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二五”规划课题。2011.6~2013.6 [已结项]

8.        突发事件心理援助预案研究. 广东省突发事件心理援助应急技术研究中心2011年度项目。2011.6~2013.6 [已结项]

9.        陕西省特殊儿童生活质量研究,世界银行-CIEFR“中国教育研究网络”年轻学者支持计划资助项目。2006.5~2007.3  [已结项]


主持教学项目:

1.        广东省2015年度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项目:“应用与创新型心理学人才培养”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广州市南方人力资源评价中心有限公司。2014.5~2018.7 [在研]

2.        华南师范大学2014年度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项目:“应用与创新型心理学人才培养”校外实践教学基地。2014~2017 [在研]

3.        华南师范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改革项目:第三批校级通识教育课程《性别文化》。2015.9~2018.9  [在研]

4.        华南师范大学“互联网+资源建设”2016年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员工激励虚拟仿真案例库建设实验项目的设计” 2016~2018 [在研]

5.        华南师范大学2016年度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项目:“华南师范大学—北京网聘咨询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2017~2020 [在研]

6.        华南师范大学2016年度质量工程建设项目校级名师项目“教学名师培育”。 2017~2020 [在研]

 


 


l  2017年:曾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l  2017年:华南师范大学“2015-2016学年优秀教师”

l  2016年:南粤建功立业女能手荣誉称号

l  2015年:第三届中国妇女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l  2014年:获华南师范大学2014年度教学工作优秀奖

l  2013年:获华南师范大学课堂教学质量优秀教师称号

l  2010年:获华南师范大学2010年度科研工作优秀奖

l  2008年:获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课堂教学质量优秀奖

l  2008年:获广州市抗震救灾妇女先进个人(三八红旗手)”称号

l  2008年:获评华南师范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l  Lili Tian, Siyi Jiang, Leilei Guo, & E.Scott Huebner. Toward a greater understanding of adolescents’ mental health.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hool Psychologists. February 21-24,2017.San Antonio, USA

l  Tingting Yu, Lili Tian, Luyang Pi, & E.Scott Huebner. Boosting Gratitude to Improve Adolescents’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School.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hool Psychologists. February 21-24,2017.San Antonio, USA

l  Leilei Guo, Lili Tian, Siyi Jiang, & E. Scott Huebner. Helping School Professionals and Parents Understand and Reduce Adolescents’ anxiety.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hool Psychologists. February 21-24,2017.San Antonio, USA

l  Lili Tian, Wang Liu, & Xu Jiang.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positive psychology in schools in China. South Carolina Association of School Psychologists. September 25-27, 2013. Columbia, USA

l  Lili Tian, Wang Liu. Positive psychology in China. 5th Annual Greenvile Family Symposium. April 9-10, 2013. Greenville, USA



讲授课程

本科生课程  

人格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

员工激励

研究生课程

人格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新进展

社会认知




讲座课程

压力管理和幸福感提升系列:机关工作人员情绪调适与压力管理》、《法官心理调适与疏导》、《法律援助工作者的情绪和压力管理》、《教师职业倦怠心理调试》、《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维护与自我解压实用技术》、《企业科技工作者的压力管理》、《监狱、劳教警察心理及其调节》、《武警工作压力及其管理》、《职场压力管理》等。

儿童心理辅导系列:《幼儿常见心理问题的初级识别、诊断与评估》、《幼儿异常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干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编写与实操辅导》、《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儿童任性心理的应对》、《幼儿自信培养》、《与儿童家长谈情商及其培养》、《做合格家长,与孩子一起成长》、《如何架设亲子沟通的桥梁》、《中小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及人际交往指导》、《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儿童灾后心理辅导》等。

青春期心理系列:《中学生青春期性心理及其应对》、《青春期异性交往指导》、《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识别与辅导》、《如何进行女学生心理辅导》、《家长如何应对孩子的青春期》、《教师如何进行学生的青春期心理辅导》等。

大学生心理系列:《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大学生的爱情、事业和幸福》、《进化论人格理论和配偶选择 》、《高校学生违纪行为探讨》等。

学校心理及学习心理系列:《青少年学校幸福感提升的理论与实践》、《中()考考前心理辅导》、《考前焦虑心理辅导》、《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学生学习心理辅导》等。

企业员工帮助计划系列:EAP理论与实务》、《营销心理的》、《领导与员工心理管理》、《团队管理》、《银行柜面服务心理》、《如何培养员工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如何发现员工的心理困惑》、《员工心理健康维护与与辅导》、《员工心理咨询的技术和技巧》等。

教师成长促进系列:《经验合作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体悟与教师成长》、《教师灾后心理压力应对》、《大学教育教学中的心理学》、《教师的礼仪与人际关系》、《有效课堂管理的理论与技巧》等。

女性心理系列:《女性心理与自我调试》、《女性压力应对与心理健康维护》、《女性人际沟通技能辅导》、《女性心理咨询的技术和技巧》等。

爱情、婚姻家庭辅导系列:《跳好双人舞:婚姻关系中的元亨利贞》、《他和她:两性心理探秘》、《婚姻家庭与心理健康》、《两地分居(通勤)家庭的经营》、《婚姻家庭的心理学智慧》等。

心理学科普系列:《揭开心理学的神秘面纱》、《心理学与生活》。